Cipper Tech

開放台灣公資訊

前幾週前往倫敦旅遊,在這個大都市裡待的越久就發現這個都市可愛的地方,除了熱門景點外,倫敦還有個著名特色就是紅色雙層巴士,路線遍佈倫敦一、二區,搭配地鐵想去哪都沒問題,而手機上各類與交通相關的應用程式更為這機械化的大眾交通系統注入一股活力,當不再受限於交通突發狀況的限制時,生活的節奏就更加彈性。

沒錯,倫敦的大眾運輸系統常常會有狀況,預定或臨時的地鐵維修、巴士路線的暫停營運等,如果沒有先確認這類資訊,走到地鐵站或巴士站才發現服務暫停,就只能兩手一攤,認了。所以我發現,有智慧型手機的倫敦人,多會安裝app來查詢今天的地鐵路線有沒有營運、公車還有多久到站等交通資訊,避免陷入窘境。如果你有興趣,上Apple的App StoreGoogle Play都能找到許多交通相關的app,免費、付費的都有,任君選擇。

基於好奇,我也想了解這類資訊該如何取得,例如想寫個倫敦地鐵的app,該去哪裡找這些資料?我這才發現,原來倫敦政府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思維來解決這個問題,資訊公開化。

倫敦市政府將民眾關心的交通資訊以系統化的方式透過網頁呈現,在開發者中心有完整的API列表,包含資料內容說明、範例資料、API輸入、輸出的參數與結果,大家應該很好奇有什麼樣的資料可以取得,官網網址供您深入了解,也列出幾項供您參考。

  • 倫敦公車即時資訊
  • 倫敦公車路線與車站資訊(含地理座標)
  • 倫敦旅程規劃
  • 電動車充電站地理資訊
  • 腳踏車出租站地理資訊
  • 即時交通路況
  • 即時道路影像 CCTV
  • Oyster Ticket購買處(類似台灣悠遊卡)
  • 地鐵資訊(含路線、維修)
  • 地鐵搭乘人數

而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資訊只要透過線上申請,多數都能立即使用,有了完整的API文件、範例資料,加上簡易的線上申請手續,app中的資料已經到手一半,甚至網頁上還有各項資料的開發點子提供您參考,若一時沒有想法的開發人員,也能從中獲得一些靈感。我深深覺得這模式真的很棒,原因有二,

  1. 交通資訊通常掌握在政府手中,也只有政府有能力、資源彙整各方面的資料,政府竭盡所能將這些資料以結構化、系統化的方式透過API讓資訊得以流通,甚至與微軟Windows Azure合作,將資料放到雲端可讓更多的人同時在線上查詢,政府是在做對的事!
  2. 透過上述的方式將資料提供出來後,倫敦市政府自己就不用花心思、不用花費用去撰寫應用程式,眾多的軟體業者自然會瘋狂搶進應用程式開發的行列,透過業者彼此間的競爭,提供更廉價、更方便的軟體給市民大眾,以市場機制讓業者來提供最終服務,最終,享受最多的一定會是民眾。

政府與軟體開發商各司其職,發揮各自最擅長的部分,民眾就能享受最好的服務,這樣的模式,我想在台灣應可大力推廣。目前在台灣,這類的資訊雖都有公開,但卻非開放,透過有限的管道如網站等方式,相較於倫敦市政府而言,資訊流通算是有障礙,想要藉此開發應用程式的廠商或個人,都要經過複雜的申請手續,光是找申請表格就昏頭,實在有點可惜。

政府最近都在談雲端,這是很重要的課題沒錯,但公資訊的開放也相當重要,沒有這些資訊(內容),有再好的雲端架構都只是空殼,相當可惜,希望政府能重視這個問題,有單一窗口彙整各類公資訊,並將相關API的文件整理清楚,相信許多程式開發業者或個人會積極投入,創造出符合民眾期望的軟體與服務。

微軟 Surface 2.0

好一陣子沒有聽到微軟Surface的消息,剛看了一下原來已經推出2.0的版本,桌子的厚度已經縮小到與一般桌子差不多,掃描畫面的能力更進步,這次Samsung提供了硬體的支援,看來只差個殺手應用了。

標籤於: 標籤:,
分類於: 微軟相關, 網路技術 132 views

Steve Jobs的傳奇, CNN特輯

彷彿時光暫停在舞台上鎂光燈聚焦的Steve Jobs身上,透過CNN影片,道盡傳奇人物的事蹟。與您分享。

YouTube Preview Image
標籤於: 標籤:
分類於: 科技新聞, 蘋果電腦 58 views

Steve Jobs

Steve Jobs
1955 – 2011

標籤於:
分類於: 科技新聞, 蘋果電腦 112 views

看似老生常談的議題,卻非每家企業都是如此按兵操課,能有其中一兩種角色的團隊就很幸運了。這是我所服務的公司中所觀察到的現象,與大家分享,故事是這樣的。

有好長一段時間,網站的製作是由產品行銷的同仁企劃、IT執行,工作內容沒太多問題,但需求每次都來自於不同的產品部門,每次參與網站企劃的行銷人員也都不同,所獲得的網站製作經驗便無法累積,容易造成專案的拖延、效率的低落,甚至影響網站整體品質,一家中大型企業往往都會遇到此類問題,因為產品部門越來越多,每個產品部門都有自己的行銷人員,所以打帶跑的策略使得每個行銷人員都得懂得網站製作的眉角,真的是辛苦他們了。

在數個網站專案後我觀察,產品部門的資訊其實不虞匱乏,也就是內容相當豐富,不擔心沒有素材可用。在IT支援方面,中大型企業對於IT的投資都有一定的程度,很少會在IT方面形成瓶頸。關鍵在於網站企劃,是否能將素材整理、濃縮,並與產品部門的同仁定調網站的方向,是左右網站成敗的重要因素。網站企劃人員能依據公司目前發展方向,從素材中整理出網站該有的元素、風格與內容,接著請設計部門製作樣版,經過與產品部門多次討論後,確認樣版版型,最後與IT合作將程式、資料庫的功能套上,經過測試、修改,最後上線,這當中還包含網站的優化(SEO)、如何購買關鍵字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如何挑選正確的關鍵字放在網頁內容中,前前後後的各項技術與知識,對一個專職的網站企劃人員而言都很難全盤了解,更何況是其他部門兼職的行銷人員呢?

所以,內容很重要,content is king喊了很久,這沒有問題;IT也很重要,沒有他們網站根本無法運作;但,網站企劃是網站成敗的第三項關鍵,網站專案中沒有網站企劃人員就如瞎子摸象,很難看得清全貌、無法掌握方向。企劃、內容、IT是黃金團隊,也希望老闆們有聽到我的聲音,明天看看自己的團隊人員是否都齊了。

最後,網站的企劃人員若是感同身受,也按個讚,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標籤於: 標籤:, , , , ,
分類於: Web 2.0, 網路技術 325 views

為了讓往返台灣與日本的旅客,能有趟稍為安心的旅程,從即日起至2011/3/18止,完全免費下載,希望能讓您稍稍從容地搭上返家的航班,祝大家都平安健康。

請大家告訴大家。

App Store: http://itunes.apple.com/tw/app/id374186971?mt=8

標籤於: 標籤:, ,
分類於: 未分類 196 views

今天下午日本發生近140年來最大的強震,當時在辦公室的我們都嚇壞了,雖然台灣沒有受到此次地震影響,但公司對外的網路卻斷的徹底,海底電纜因地震被扯壞,一時之間我們失去了海外公司內部的通訊。

回到家後,新聞上盡是日本地震的照片、影片,我看到很多日本人透過手機將實況轉播到YouTube上,讓大家能了解在第一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像下面這段影片,剛開始還很鎮定,但沒多久就晃的非常厲害,實在恐怖。Google在此時也很快的建立尋人的網站,讓失散的親人朋友能有機會知道彼此的消息,Google Map上也有日本各地避難所的地圖,希望也能幫助一些人找到臨時的家。

YouTube Preview Image

我建議大家,當地震發生時,有幾件事情可以留意,雖然我不是地震專家,但可能會有點幫助,

  1. 請尋找黃金三角空間,請參考這篇文章的說明,能找到空間避免被地震的房屋、物品壓到。
  2. 趕快點水與乾糧帶在身邊。
  3. 帶著iPhone嘗試對外聯繫。
  4. 可以用iPhone拍下最後想與家人說的話,若真的不幸發生,至少有機會能家人知道你很想念他們。

希望日本能從地震中早日恢復,身為地球村的一員,我們也要小心這類的天災再度發生。

祝大家都平安。

標籤於:
分類於: 環保議題, 網路工具 61 views

Jobs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Steve Jobs這陣子看到蘋果Steve Jobs健康方面的消息,實在有點感傷,這是他第三次因健康因素告假暫離蘋果,前兩次分別在2004與2009年。我算是羽量級的蘋果玩家,09年加入這個大家族後才慢慢發現蘋果迷人的魅力,也了解為何大家如此推崇Steve Jobs,似乎就是有種魔力,每當推出新產品,總是讓人為之拍手叫好,而我也甘願花錢買mac、加入開發者俱樂部寫iPhone app。在此也要給Steve Jobs拍拍手,感謝他替我們開創這麼大的舞台。

這次他的離開,給了員工下面這封信,不難看出他本身也相當熱愛蘋果,期望能儘快回到公司崗位上,繼續創造更多的one more thing:

Team,

At my request, the board of directors has granted me a medical leave of absence so I can focus on my health. I will continue as CEO and be involved in major strategic decisions for the company.

I have asked Tim Cook to be responsible for all of Apple’s day to day operations. I have great confidence that Tim and the rest of the 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 will do a terrific job executing the exciting plans we have in place for 2011.

I love Apple so much and hope to be back as soon as I can. In the meantime, my family and I would deeply appreciate respect for our privacy.

Steve

當然,除了廣大的消費者外,還有一堆人也靠他吃飯,台灣的數個科技業者重要訂單也都來自蘋果,包含組裝、鏡頭、觸控等,可說蘋果打個噴嚔台灣都會重感冒,Steve Jobs第三次的請假提早凸顯蘋果或晚或早都要面對的棘手問題,也就是Steve Jobs退休後的蘋果該如何繼續往前、繼續創造驚喜、繼續拿出更多的one more thing,iPhone也決不會只有五代、iMac遲早加入Full HD、macbook air肯定更薄,但除此之外呢?…

期待Steve Jobs的歸隊,好讓我這羽量級的玩家能有機會多玩個幾年。網路上看到這篇影片,年輕的Steve Jobs,當年23歲接受電視採訪前的片段,有種意氣風發的感覺呢!

YouTube Preview Image
標籤於: 標籤:, , , , ,
分類於: 科技新聞, 蘋果電腦 426 views

Mac App Store 真的嚇人

Mac App Store花了一點時間更新OS後,Mac App Store就出現桌面上,也不用安裝,打開後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就跟app store一樣,在mac app store上有付費、免費等軟體供下載,還有蘋果推薦必備軟體,商業模式如出一轍,程式開發人員也樂得多一個賺錢的管道。軟體越來越方面被取得,相信未來Mac App Store上的軟體數量一定暴增,因為下載量實在太嚇人了,第一個24小時內就已經達百萬次下載,實在狠!

個人推薦Twitter for Mac,實在很好用,也像在手機上使用的感覺。但我的硬碟可能要小心,因為按照這樣下載的速度,應該不一會就暴了吧!是蘋果要我升級嗎?

對於Mac App Store有興趣的可聽聽Jobs的說明~
YouTube Preview Image

標籤於:
分類於: iPhone, 網路技術, 蘋果電腦 894 views

微軟的最後一戰!

Microsoft Store洗澡洗到一半,想著幾週前蘋果發表的 Mac App Store,雖然大家一致看好這個暨iTunes, app store, iBook store後的新線上商店(無庸置疑應該也是相當成功),但另一方面,我卻想到很有可能極為成功甚至扳回一城的對手,微軟。也許有人不贊同我拿蘋果與微軟比(我自己也是水果迷),但在PC/NB上,微軟還是有其優勢…

繼續閱讀 »

較舊的文章 »
cipper tech rss cipper tech twitter cipper tech facebook
Cipper Tech 站長 Cipper Tech(原符碼印象)成立於2007年6月,旨在記錄網路上的大小事,包含網路趨勢、網路創業、網路行銷等,也希望從中獲得一些靈感,進而創立一些新的網路服務。最近買了iPhone 4正努力開發app中,嘗試往行動社群的應用前進。